国家能源集团2024年完成投资2656亿元

2025-01-17 11:48:08 来源:科技日报 阅读量:

  科技日报北京1月16日电 (记者陆成宽)记者16日从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度工作会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完成投资2656亿元,10项一级生产经营指标全部达成,14项关键指标刷新纪录。其中,煤炭产量6.2亿吨,煤炭销量8.5亿吨,发电量1.26万亿千瓦时,供热量5.7亿吉焦,铁路货运量5.7亿吨,船舶运输量2.77亿吨,化工品产量2802万吨。

  能源保供是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不仅关乎经济平稳运行,更影响着千家万户的生产生活。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坚决发挥能源供应“压舱石”作用,圆满完成保供保暖保民生任务,有效实现煤炭板块稳产高产,自产煤量连续39个月保持在5000万吨以上高位水平;大力提升电力顶峰保供能力,月均发电量达1047亿千瓦时;深入实施“疆煤出区”战略,“疆煤出区”月均达200万吨,全年历史性突破2400万吨。

  科技创新是“国之大者”,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努力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争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我们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取得新突破,实现多个国内外‘首次’。比如,国内首台露天煤矿无驾驶室运输机器人成功投运,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能共享号’成功投产,全球首批碳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货车上线运行。”国家能源集团新闻发言人黄清说。

  同时,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还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我们加快‘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建设,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能源基地,推动海上风电近海规模化开发和深远海示范化开发。”黄清说,国家能源集团2024年可再生能源开工、投产容量双双历史性突破“3000万+”,装机占比超过40%,整体规模较“十三五”末翻一番,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目标;新能源开工3118万千瓦、投产2773万千瓦,投产规模创历史新高;水电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常规水电在建规模824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一。

  黄清表示,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将坚持筑基础、增韧性,着力担当能源安全“压舱石”;坚持优投资、稳增长,着力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坚持深改革、激活力,着力提高治企兴企能力;坚持攻专项、促融合,着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责任编辑:于婷

免责声明:中企新传媒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记者16日从国家能源集团2025年度工作会新闻发布会获悉,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完成投资2656亿元,10项一级生产经营指标全部达成,14项关键指标刷新纪录。其中,煤炭产量6.2亿吨,煤炭销量8.5亿吨,发电量1.26万

2025-01-17

  “我们经过审慎研究后,最终还是选择了氧化物路线,因为我们认为让消费者尽快用上安全的固态电池是最重要的,氧化物电解质成本更低,工艺更简单”,在与和讯对话中,德尔股份(300473)的相关负责人如此描

2025-01-14

  多晶硅,被誉为发展新能源产业和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石,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片、集成电路硅衬底等产品的主要原料。日前,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告,同意广州期货交易所多晶硅期货和期权注册。2024年12月26日,多

2024-12-19

  铜是重要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碳中和目标下,随着新能源汽车和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用铜量增长,铜消费步入景气周期。新能源产业发展不仅带来铜材料需求量的

2024-10-16

  在天山脚下,戈壁滩上,近万亩连绵不绝的光伏板沐浴在阳光中,这是全球目前投运规模最大的万吨级绿氢炼化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

2024-09-13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渐提升,作为补能方式之一的超级快充(以下简称超充)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记者了解到,当前地方政府正在大力推进超充网络建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积极合作,推动超充生态建

2024-09-06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ICP经营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6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中企新传媒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5-2128698 18287516758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

技术支持:九龙网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