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支付为民”,中信银行有力有效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

2025-03-12 17:23:46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

  近年来,中信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决策部署,聚焦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需求,设立绿色服务通道,明确标准化英文服务话术,推进英文版回单机、智能现金柜等自助设备升级优化,对柜面非中国籍通行证等证件应用进行适配改造,实现全球持证人业务通办,2024年全年服务境外来华人员1.5万人次。

  外币零钞轻松换,绿色通道更快捷

  中信银行为外籍来华人员设立绿色服务通道,为外籍来华提供简易开户、外币兑换和零钞兑换等便捷服务,同时畅通网点咨询渠道,及时满足外籍来华人员的支付服务需求。

  近日,中信银行石家庄谈固南大街支行接到某国际酒店的紧急电话,称正在接待的一批外国友人急需兑换人民币零钞。得知情况后,支行会计经理详细了解客户所需兑换的零钞面额及金额,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提前备好零钞。1小时后,十余名外籍来华人员到达支行,支行立即开通绿色通道,柜面人员高效为其办理外币兑换。此外,支行还贴心为每位外籍来华人员准备了装有不同面额零钱的“零钱包”,便于其日常消费。支行耐心、热情的服务赢得了外籍来华人员的高度赞誉。

  聚焦场景优体验,周到服务更暖心

  中信银行针对外籍来华人员柜面开户、外币兑换等高频场景,细化服务措施、标准话术和常见问询,引导分行开展服务场景演练,同时指定英语水平较好、业务熟练的柜面人员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柜面服务,提升外籍来华人员的服务满意度。

  某日,一位墨西哥籍客户持新旧两本护照和部分纸质材料(签证复印件、工作证明)焦急至中信银行郑州花园路支行办理业务。英语非客户母语,客户与柜员沟通困难,表述中夹杂“visa”、“passport”等字样。柜员询问客户是否需要持护照办理我行visa卡,客户的表述中出现“成都”、“广州”等地,柜员意识到以上城市为美国驻华使馆所在城市,判断客户可能需要办理美签代传递业务,并进一步与客户确认。业务办理过程中,柜员发现客户未携带免面谈确认信、照片。考虑到客户语言不通、独立准备资料存在困难,柜员贴心为客户准备双语资料便签,详细备注照片尺寸、格式、文件名和份数,暖心举措赢得客户好评。

  现金支付广宣传,主动服务进校园

  近日,中信银行国际大厦支行走进某国际学校,为在校师生及家长宣传在华支付便利性,主动将便捷支付知识延伸至外籍来华人员的生活场景中。前期该支行了解到,学校中外籍学生、家长、教师有外币兑换、外卡取现等需求,重点宣讲了支行可兑换的13类外币币种、开户、境内工资收入购汇汇出、外卡取现等金融服务知识,得到了现场外籍来华人士的好评。

  中信银行表示,将继续践行“支付为民”理念,持续做优做细外籍来华人员网点运营服务,深入洞察外籍来华人员业务办理需求、聚焦痛点难点堵点,以更有力的服务措施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更全面、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外籍来华人员的服务体验。

责任编辑:张小容

免责声明:中企新传媒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近年来,中信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决策部署,聚焦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需求,设立绿色服务通道,明确标准化英文服务话术,推进英文版回单机、智能现金柜等

2025-03-12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节〔2025〕49号,以下简称《意见》),着力推

2025-03-12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月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5670.7万户,是2012年民营企业数量的5.2倍。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民营企业从2012年的2.8万家增长到如今的42万多家,占比由62.4%提

2025-03-12

  三月春风至,植绿正当时。保险业正以“创新保险+公益行动”相结合的形式,发挥专业优势,守护绿水青山。  据了解,中国太保发挥自身保险优势,为古树名木撑起了&ldqu

2025-03-12

  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体育盛事——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这不仅是港澳地区首次参与承办全运会,更是大湾区首次整体承办全国最高水平综合性运动会。承办全运会为澳门文化体育产业及经济适度多元发展

2025-03-12

  71大场景、83个样板点、十大行业数智化解决方案……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下称“MWC2025”)上,华为联手全球行业客户、合作伙伴在行业数智化领域的创新实践,如同A

2025-03-12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ICP经营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6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中企新传媒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5-2128698 18287516758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

技术支持:九龙网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