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评论员: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4-12-19 15:38:59 来源:经济日报 阅读量: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了明年“三农”工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科学指南。

  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自然灾害多发的情况,广大农民和“三农”工作者攻坚克难,积极进取,推动农业农村形势持续向好。重要农产品实现稳产增产,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农村改革、乡村发展、乡村建设成果丰硕。农村民生事业欣欣向荣,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三农”持续向好为经济社会大局增添了底气、赢得了主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

  “三农”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既有新趋势新特点,也有新情况新问题。具体来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要持续提升;面对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和农民工就业新形势,农民增收渠道要进一步拓宽。展望明年,“三农”工作的目标要求更高,使命责任更重,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切实增强深化改革、推进振兴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三农”的底线任务上做到“持续”。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都是“三农”工作的底线任务,要持续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但依然要居安思危。要坚持产量产能、生产生态、增产增收一起抓,生产流通加工储备消费贸易齐发力。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设立了5年过渡期。明年是过渡期的最后一年,要做好帮扶工作和政策有效衔接。落实防止返贫监测机制,针对性做好产业和就业帮扶,健全帮扶资产长效管理机制,让脱贫人口不掉队、赶上来。

  在“三农”的重点工作上做到“着力”。改革、发展、建设等都是“三农”重点工作。要着力提升乡村发展水平,在产业效益和竞争力上谋突破,兴业、强县、富民一体推进。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走好乡村善治之路,让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着力落实农村改革重点任务,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推动形成促振兴的合力。

  让我们真抓实干、奋力耕耘,推动农业基础更稳固、农村地区更繁荣、农民生活更红火,不断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向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经济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张小容

免责声明:中企新传媒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了明年“三农”工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科学指南。

2024-12-19

  近期,全球牛肉供给趋紧,巴西、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牛肉价格保持上涨态势。国内牛肉市场则面临价格走低、养殖者深陷亏损、产业发展承压的境况。形势怎么看,今后怎么办?不仅

2024-12-10

  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24-12-10

  临近年底,楼市热度不减,房企亦开启“抢收”模式,加快推出优质楼盘。在政策与市场的共振之下,不少一线和二线城市优质项目开盘即受到追捧,部分地区出现“日光盘”、千人摇号等情况。

2024-12-10

  今年“双11”电商购物节开启以来,各平台销售数据亮眼,消费热情持续升温。截至10月31日21时,京东“双11”成交额、订单量及下单用户数保持两位数增长,超

2024-11-29

  受全球需求持续回暖、新兴市场增长显著,叠加海外商家提前备货等因素影响,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机电商会监测的六大家电品类和家电零件出口量额齐升,增长势头持续走高。其中大家电、厨卫家电、生活家

2024-11-29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ICP经营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6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中企新传媒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5-2128698 18287516758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

技术支持:九龙网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